北京内城有九个门,每个门都有其作用,你看,正阳门走龙车,也就是皇帝出入的门,崇文门走酒车,宣武门走囚车,德胜门走兵车,也就是出征时,军队出城的门,东直门走货车,朝阳门走粮车,西直门走水车,阜成门走煤车,安定门就特殊一点走粪车。
原因是安定门外比较荒凉,京城粪场多在这一带。说他特殊不是因为走粪车,而是因为,此门还是军队班师凯旋而回的大门,出兵走德生门,班师走安定门,取“出兵德胜,太平安定”之意,是中国的凯旋门,那要是败了呢,你看这不是抬杠吗,败了也走安定门,这次没安定成,下次就安定了。不是有那句话“失败是成功他妈”吗。
就是这走粪车的安定门还见证了一次,亘古未见的荒唐凯旋仪式。
故事是这样的
··· ···
故事的主角是明朝最贪玩的皇帝明武宗正德皇帝。当然对于这个皇帝历史上是有争议的。
有人说,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,国力衰微,一生贪杯、尚武、无赖,好色,喜好玩乐。是昏君。
也有人说他他处事刚毅果断,很会批答奏章,决定国家重大事件。弹指之间诛刘瑾,平安化王之乱、宁王之乱,大败鞑靼王子,且多次赈灾免赋。是个不错的皇帝。毛主席就说“明朝除了明太祖、明成祖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,明武宗、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,其余的都不行,尽做坏事。”
1514年、1516年鞑靼王子两次领兵侵犯明朝,杀掠百姓,抢夺牲畜。边境不宁,按说皇帝应该着急才对,可正德皇帝这位爷知道此事后很高兴,他觉得这正是自己实战演练的好机会,他在皇宫里呆腻味了,他要御驾亲征去对付鞑靼。
1517年8月1日清晨,正德皇帝换上便衣带着几个心腹,偷偷溜出了德胜门,他要去宣化府。对此文武大臣都不知道,第二天早朝,皇帝不见了,大臣们急了,三个大学士骑马出城狂追也不见皇帝踪影。
但皇帝在居庸关被挡住了,皇帝让人传圣旨开门,但是守将就是不开,大臣们赶来把正德皇帝拉回去了。可是正德不死心,听说守将外出了,他又跑出来,偷偷出了居庸关。这下大臣们没办法,只好让皇帝大干一场了。正德还给自己封官“威武大将军总兵官”,还改名叫朱寿,是不是有点猪手的意思。
朱寿将军率领大军和鞑靼人展开激战,结果如何,说法不一。有大臣私下说,鞑靼人死了16人,明军伤亡500人。但是亲近大臣说,皇帝大胜,还亲自斩杀一名鞑靼骑兵。
于是皇帝要凯旋班师,为了捉弄不让出征的大臣,皇帝想出一个坏主意。他赏赐大臣各种绸缎,要他们做成朝服穿着来迎接他,皇帝还设计出古怪的帽子,让大臣们戴着来迎接他。
于是荒唐的一幕开始了,回师的队伍到达安定门,大臣们穿着稀奇古怪的朝服,带着滑稽可笑的官帽齐聚安定门迎接那个荒唐可笑的皇帝——威武大将军朱寿。大臣们寻思,对一个将军不能称臣,可又不知如何称呼,不伦不类,让群臣难受死了,只盼着仪式快点结束。
偏偏天公不作美,风云突变,雨雪交加,把群臣淋个落汤鸡。正德皇帝心里挺美,和皇帝过不去,倒霉的自然是做臣子的,以后少给我来这个里格楞。
你还别说,这事之后,终正德一朝,鞑靼再也没有进犯过明朝。你说怪不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