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,现在的电视屏幕,像是被刘涛给“承包”了。
古偶剧里,她在演不食人间烟火的上神;都市剧里,她又在演雷厉风行的女高管;年代剧里,她还能扎上麻花辫,演一回质朴的农村妇女。
她就像一块万能的“砖”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。
但问题是,这块“砖”,好像越来越不对味儿了。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最近,有个网友近距离见到刘涛后,发了句感慨,说她长相其实挺普通的,放人堆里都未必能认出来。
这话一出,评论区立马炸了。
有人反驳说:“涛姐气质好!状态好!”但更多的人,却深有同感地回了一句:“终于有人说出我的心里话了!”
为什么?
因为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口“槽”,不吐不快。
首先,就是她那张越来越有“攻击性”的脸。
我说的“攻击性”,不是美艳,而是一种让人看着有点“累”的紧绷感。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年轻时的刘涛,脸上带着婴儿肥,是那种温婉的、没有攻击性的“邻家姐姐”脸。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她的颧骨越来越高,脸颊越来越瘦削,眼神里也总是透着一股“我不好惹”的精明。
这种长相,说好听点叫“干练”,说难听点,就是带了点“刻薄相”。
这让她在演那些温柔善良的“白月光”角色时,显得格格不入。你总觉得她下一秒就要从背后掏出一份KPI考核表,让你汇报工作。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如果说长相是“硬件”迭代的问题,那她的演技,就是那个万年不更新的“软件系统”。
我愿称之为“刘涛演技三件套”:
演精英 = 皱眉 + 面无表情 + 说教式台词。演贤妻 = 温柔微笑 + 欲言又止 + 端出一碗鸡汤。演古人 = 挺直腰板 + 故作深沉 + 假装运筹帷幄。
她的表演,就像一道严格按照菜谱做出来的菜,工序一道不少,盐啊味精啊都放了,但你吃进嘴里,就是感觉不到“锅气”,感觉不到灵魂。
她演了《欢乐颂》里的安迪,一个华尔街回来的天才高管。结果呢?我们只记住了一个天天给姐妹们开“人生讲座”,走路像要去参加阅兵式的女干部。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她演《开端》里的警察局长,一个本该是智慧与压迫感并存的角色。结果呢?她全程一个表情,像是刚跟下属吵完架,连眼神里都写着“官僚”两个字。
她演戏,不像在体验角色,更像是在完成一份工作。
她精准地执行了导演的每一个指令,却唯独忘了把自己的“心”,放进角色的身体里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,她出道二十多年,演了七八十部戏,却连一个像样的专业表演奖项都没拿到手。
不是评委眼瞎,而是观众的眼睛,比谁都雪亮。
我们不是讨厌刘涛。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我们只是讨厌那种,明明能力平平,却硬要扮演“全能女王”的姿态;我们只是厌倦了那种,无论演谁,最终都像在演她自己的“悬浮感”。
我们怀念的,是《天龙八部》里那个温柔娇俏的阿朱,是《白蛇传》里那个善良坚韧的白素贞。
那时的刘涛,眼里还有光,脸上还有戏。
而现在,她更像一个被“国民贤妻”人设和繁重工作包裹起来的、略显疲惫的女明星。
她努力,她敬业,她活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“商品”。
但作为一个“演员”,她似乎,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了。
那么,你觉得,刘-涛现在最大的问题,是长相,还是演技?
或者说,你最不喜欢她的哪一点?
评论区,欢迎来“冒犯”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