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爱吃南瓜李子的香瓜,(https://xueqiu.com/9986712027/257515489)
日本最近30年创新乏力有以下几个原因:
增长模式视角:日本缺少一个像硅谷那样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,这与日本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很大关系,这一模式的特征包括主银行制、终身雇佣制、产业政策以及其他看似独一无二的制度。这种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追赶阶段表现上佳,但并不适合鼓励前沿创新。
财政视角:在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后,日本财政想提高研发支出也难以做到。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,本应调整经济结构,提高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却集中精力在应对社保困境。日本政府的财政资源都用于支付社保缺口,根本无法将财政资金输入给企业端,引领企业对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。在九十年代后,日本财政投向研发支出占GDP比重和发达经济体有稳定的差距,且开始落后于韩国、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。
资本视角:为高风险但可能产生高回报的项目融资,则是日本创新面临的另一个障碍。日本的银行业一直很强大,但资本市场却很薄弱。在私人拥有股权的企业和共同基金中,缺乏足够的力量或人力资本,以便将养老基金配置至风险资本。主银行制对有抵押物的制造业发挥了良好的支撑作用,但它无法促进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。而泡沫破裂后,即使有低利率环境,但因资产负债表衰退,企业投资持续对利率和税率脱敏。
《繁荣与停滞:日本经济发展和转型》